发布日期:2024-10-29 19:12 点击次数:71
2024年9月14日,优时比宣布其自研的生物制剂比奇珠单抗(商品名:倍捷乐)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给药后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伴客观炎症体征(根据C反应蛋白<CRP>)升高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的成人患者”,这是继7月16日比奇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成人患者”首个适应症之后,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IL-17A/F双靶点抑制剂,比奇珠单抗在国内接连获批两大适应症,成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覆盖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全疾病谱的双靶点一线生物制剂,同时惠及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疾病负担沉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生物治疗存在缺口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组以中轴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晚期引起脊柱或受累关节强直畸形,常导致终身残疾,疾病负担沉重。中轴炎症、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病理生理学的关键事件,炎症持续可能导致新骨形成,致使患者疼痛加剧,并进一步限制其活动能力;同时,附着点炎的发生率可达34-74%,还有1/3患者存在葡萄膜炎,可能导致失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可分为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两种亚型。由于病程更短、炎症更轻,前者通常被认为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或轻型表现形式。但是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疾病负担同样沉重,约有10%的患者会在2年内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的关键。由于疾病认知不足,临床医生易出现漏诊、误诊,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在药物治疗方面,随着白介素-17(IL-17)细胞因子家族被确定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一个重要治疗靶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开始步入生物治疗时代。然而,目前生物治疗方法未能满足该领域内所有患者的需求。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但诊断率低,临床治疗手段不足,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常务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研究所张学武教授表示,“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包括比奇珠单抗在内的白介素-17抑制剂给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让我们看到了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领域精准治疗的趋势和前景。希望创新的生物疗法能覆盖更多亚型,惠及更多患者。”
创新双靶点疗法 实现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全覆盖
比奇珠单抗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IL-17A/F(白介素-17)双靶点一线生物制剂,能够同时抑制IL-17A和IL-17F,有望带来更强的炎症改善并延缓疾病进展。比奇珠单抗在中国相继获批强直性脊柱炎和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两大适应症,实现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全覆盖。
比奇珠单抗关键三期试验BE MOBILE研究表明,比奇珠单抗在首次用药后1周内即可显著缓解疼痛和晨僵症状。16周后,接近一半的患者达到了显著的病情缓解标准,52周时这一比例增加到约60%。MAIC研究(间接对比)显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比奇珠单抗的疗效优于现有常用生物治疗方法。
此外,比奇珠单抗还展示了强效的抗炎和延缓疾病进展的能力。治疗2周内,炎症标志物显著降低,16周后,炎症水平降低了约60%。同时,比奇珠单抗显著改善了脊柱炎症和结构损伤,有望进一步控制疾病进展。
比奇珠单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治疗24周和52周内,无活动性结核感染发生,葡萄膜炎发生率低,其总体安全性与其他生物制剂相似。此外,比奇珠单抗采用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方式,无需负荷剂量,预充式注射笔,极大地便利了患者的日常管理。
“比奇珠单抗具有快速起效和长期缓解的显著效果,患者在用药后疼痛和晨僵症状迅速得到改善,且长期使用可以显著控制炎症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徽省医师协会第二届风湿免疫病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徐胜前教授表示,“很高兴看到比奇珠单抗创新的双靶点、双覆盖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时获益。希望比奇珠单抗能够早日应用到临床,改善患者治疗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